四川广元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从白天的街头巡游、体育赛事到夜间的广场演艺、栖凤湖游览,从“放歌嘉陵江”群众歌咏、“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全民才艺大赛到家庭亲子游园会、马戏嘉年华、中国(广元)国际凤舟赛,2025年广元女儿节暨欢乐文化周系列活动呈现出全民共享、昼夜精彩、国际元素交织的鲜明特征。
作为拥有37年历史的经典文化IP,2025年广元女儿节暨欢乐文化周以“节俭、安全、精彩、圆满”为宗旨,精心策划主题活动、街头活动、文艺展演、体育赛事等20余项活动,全方位展现广元的独特文化魅力与高质量发展新成就。
近年来,广元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加快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旅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今年1—7月,全市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82.32万人次,同比增长22.80%。
加快文旅融合 资源比较优势更加凸显
漫步广元,16858株古树名木静默伫立,“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的壮美古蜀道映入眼帘;走进被纳入首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邂逅羚牛、金丝猴等野生动物……
作为古蜀道核心走廊、千里嘉陵旅游风景道重要节点、大九寨旅游环线关键节点,广元文旅资源富集。其中,剑门蜀道是金牛道的重点段落,翠云廊更是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
广元处于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城市几何中心,20条航线通达全国,日均动车组列车班次近300趟,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正加速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
目前,广元累计建成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23个,24处典型资源入选首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推荐名录,建成星级旅游饭店16家、国家级旅游民宿5家、旅行社33家,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擦亮文旅品牌 深化“文旅+百业”融合发展
广元持续擦亮“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红色热土、康养胜地”文旅品牌,创新实施“文旅+百业”转化战略,提出“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广元样的国际旅游城市”。
展开全文
为此,广元着力打造翠云廊—剑门关世界级文旅地标,建设蜀道翠云廊世界级步游道、蜀道三国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实施剑门关景区提质扩容等重点项目50个,发布“蜀道寻踪徒步游”等旅游主题线路13条,开发Q版三国人物手办等国风文创产品78种,让蜀道三国文化魅力精彩绽放。
广元做好“山水”文章,依托生态资源和宜人气候,建设曾家山、唐家河等重点康养旅游区,推动米仓山大峡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金戈铁马古青溪、熊猫彩林唐家河”影响力,发展白龙湖、亭子湖滨水休闲旅游,展现广元青山秀水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感受岁月静好、享受康养之乐。
广元加强武则天等历史名人文化研究阐释、交流传播、文艺创作,提升皇泽寺、千佛崖、天曌山等景区文化内核,打造历史名人文化精品旅游线路,让历史名人文化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响亮名片。
广元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大巴山—嘉陵江红色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激活红色旅游资源,让红色文化基因更好地传承弘扬。
壮大文旅产业 提高“百业+文旅”效益效能
广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在丰富文旅业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完善设施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练好“内功”,让文旅产业更具“国际范”,使“百业+文旅”效益效能持续提高。
广元连续3年举办古蜀道徒步游活动,融合赛事、非遗、文艺表演等元素,形成“徒步+体验+消费”全产业链,累计吸引80万人次参与。
近年来,广元积极参与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大力开发国际市场,挂牌成立剑门蜀道国际旅游推介大使贾和普工作室,举办大蜀道100越野赛、中国(广元)国际凤舟赛等系列国际赛事活动,聘请国际推荐官30名、剑门关国际旅游推介官2000余名,连续7年邀请国际媒体人走进广元,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举办文旅推介会,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5%。
“广”纳天下客,“元”梦新蜀道。广元将始终以“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坚持文化为基、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持之以恒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构建完善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奋力推动文旅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书写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篇章。
数据来源:中共广元市委宣传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1日 14 版)
评论